房地產界有「金九銀十」之說,每年九十月份,既是樓盤銷售的黃金季節,同時也是新房裝修的旺季。不過,面對魚龍混雜的裝修市場,業主一定要仔細辨別,否則就容易掉進各種各樣的「陷阱」裡。揭秘裝修合同陷阱,讓你在裝修路上少走彎路。
裝修合同「水分」大簽約容易解約難
據山東廣播電視台新聞中心《早安山東》報道,濟南市民張女士最近正打算裝修新房,有多家裝修公司自己找上門來。
濟南市民張女士告訴記者:「設計師給我們講了一下他們是大包的,全部都包括,在套餐裡面,包括材料、工人,全都是名牌的。」
張女士所說的「大包」,是按照市場行情,確定每平米的基礎裝修價格,再根據房屋面積,計算出總報價。張女士這套新房建築面積是120平米左右,總報價近9萬元。看到張女士有些猶豫,設計師又給出了更為優惠的價格。
「然後又降到7萬多,然後說最低最低是6.7萬。」張女士稱,6.7萬的價格讓她心動了,與對方簽下了裝修合同。不過,在建材市場考察了一圈,張女士卻發現裝修方案「水分」太多。張女士稱:「他給我們的主材去了建材市場一看,根本就不存在這款主材。」
感覺到被騙了,張女士和朋友一起來到公司,要求解除合同,退還3000元訂金。
可是公司方面稱,如果是張女士單方面解約,要賠償工程款的20%的違約金,也就是1萬多元。無奈之下,張女士找到當地消費者協會,協商之後,對方同意解除合同,並且退還了2500元訂金。
事實上,不少業主在裝修過程中都遇到過類似的糾紛。據中國消費者協會提供的數據,2013年消費者對裝修建材投訴共16192件,占房屋及房屋建材類投訴的57%。
家裝「游擊隊」監管難合同大多不規範
那麼,裝修公司究竟存在哪些「暗門道」?面對魚龍混雜的裝修市場,業主應該如何避開「陷阱」呢?
一位長期從事裝飾裝修行業的人士告訴記者,由於裝修行業門檻低,魚龍混雜,催生了一批「游擊隊」,給市場監管帶來難度。
濟南魯鴻裝飾公司總經理趙建嶺:「不正規的公司今年做的不好,明年再起另外一個名字,這還是涉及到裝飾公司,這個行業的門檻太低,導致的這種現象。」
在激烈的行業競爭面前,一些裝修公司通過「套餐服務」、低報價、模糊建材明細等方式留住客戶。而在裝修過程中,各種「隱蔽」的增項浮現出來,預算超支成了「家常便飯」。
很多消費者認為一旦簽訂合同自己的權益就有了保障,殊不知一些裝修公司故意在合同中設置模糊概念,一旦發生糾紛,就可以輕鬆減免、規避責任。
山東省消費者協會投訴部宋文峰告訴記者:「裝修合同主要是一些隱蔽性的一些條款,主要是集中在售後服務方面,售後服務方面的約定,往往有些約定界定的不是很清楚,界定不清楚。」
業內建議:消費者應多考察保存好證據
業內人士建議,業主在裝修前,應當多考察一下建材市場,對市場行情做到心中有數。裝修過程中,也要及時檢查各個環節,確保裝修公司或施工人員沒有對建材「偷梁換柱」。
山東省消費者協會投訴部宋文峰建議:「多到裝修的房子裡面去看一下,到底他用的品牌是不是跟他宣稱的是一致的。如果時間充裕的話,也可以採取自己到裝修建材市場,比較和鑒別購買一些自己中意的品牌,由施工方進行裝修。」
今年實施的新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》,多項條款涉及裝修維權。消協人士建議,消費者如果遇到裝修公司的虛假宣傳,或者合同中出現「天價」違約金等霸王條款,可以通過各種渠道維權。
以上就是小編關於裝修合同陷阱的介紹,想要瞭解更多關於裝修的詳細信息,敬請關注時光裝修網,時光裝修網將給大家提供更全、更詳細、更新的資訊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