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防水公司做防水工程時,有很多大家不知道的東西,比如送檢用真材料,施工用劣質的;人工用非專業的,出問題推給凍融、材料等;「樓頂有那麼多層防水材料,怎麼就防不住春天的桃花水呢?」「開發商用的材料就不用檢驗嗎?」連日來,飽受房頂漏水煩惱的市民將矛頭指向了把關環節。「施工前,防水材料要送檢,合格才能使用,但材料檢測裡面的說道太多了,施工時被偷梁換柱、偷工減料,這樣怎麼能保證樓頂的防水質量呢……」今天,小編就給大家揭露防水工程中的貓膩。
冰堵排水管致頂樓漏水
「3月5日晚上,我正看電視,就聽見滴滴答答的聲音,一轉頭發現床上的褥子都濕了,棚頂漏水了。」住在南關區龍富小區1號樓3單元7樓73歲的石先生說。昨日,記者來到石先生家,在北側的臥室床上,放著一個盆,棚頂的牆面已經因濕,不斷地向盆中滴水,另一個臥室和衛生間,都有牆面或棚頂因濕的情況發生。而該棟樓多戶頂樓居民家中也有類似情況。小區所在的財神社區網格長張先生說:「漏水原因是樓體排水管內都凍上了,造成樓頂積水,我們已經去為居民通排水管了。」
質疑
所用防水材料是否合格
連日來,一些房子還在質保期的房主們也擔心起來。「房子還不到5年,就出現了防水問題,防水材料用的是不是合格品?難道沒有相關的質量檢查嗎?」長春市民陳先生說。 市民劉女士住在朝陽區東興小區,房子剛過了5年的質保期,房屋漏水已經3年,一直都沒有得到徹底維修。「蓋房子的時候,所有房子的材料都是需要檢驗合格的,而防水材料是否檢驗合格了,開發商也不會給我們看,即便是看了,我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,這樣怎麼能夠保證我們的防水質量啊?」
揭秘
看防水工程裡都有哪些貓膩
「工程建設每個環節國家都有相應的規範要求。首先,防水材料進入工地前,要送到檢測機構檢測,「送檢是由施工單位來做,要把原材料,包括防水材料,在監理公司見證員見證下,由施工單位取樣員現場取樣,送到指定的檢測機構檢測試驗,取得合格的檢測報告,要以合格的材料進行施工,在施工過程中,全程有監理公司負責監督,此後每一批材料都要送檢。規範要求是這樣的,不過實際過程中就不一定了!」大軍話鋒一轉,揭開了防水工程中那些不為人知的內幕。
偷梁換柱:送檢用合格的施工用「抽條」的
「很簡單,送檢的材料一定是合格的材料,在施工中用啥就不好說了。」大軍說,「比方說,承諾用5毫米的防水材料,施工時換成薄一些的,或者用不符合國家標準的材料代替送檢材料,工程款卻是按照合格材料來計算的,這樣一來,施工單位承接工程後的利潤就出來了。」 長春市有幾十家檢測機構,只要拿到檢測合格報告後就可以施工。至於施工時用什麼材料,監理公司也不可能監督到每一個細節,所以在施工中防水材料常常被偷梁換柱。
李代桃僵:「偷工減料」出問題推卸責任
大軍說,施工企業的成本無非是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,防水只是整個工程中的一小部分,工程會通過發包的形式發出去。「現在的人工成本很高,有的企業可能整個工程用的都是合格的防水材料,但為了降低成本,就找非專業人員施工。更嚴重的,有的企業從防水材料到人工全都『偷工減料』。到了工程交工時,防水方面通過檢驗就可以,至於兩三年後出現漏水,施工單位除了維修外,可以將漏水原因歸結到凍融、材料等方面。」
走為上:漏水嚴重了施工單位不管了
在建築行業裡,一項工程完成後,建設單位會扣留一部分質保金,質保金通常是工程價款總數的5%。大軍說,工程交工後,在質保期內出現漏水問題,施工單位會去處理,也是為了要回質保金,但如果工程漏水情況嚴重,維修成本遠大於建設單位扣留的質保金,施工單位就不會再維修了,因為大部分的工程款已經拿到手,質保金對施工單位的約束也就不起作用了。
以上是一些裝修公司在防水工程時做的一些貓膩,希望大家注意這些,不要讓自己辛辛苦苦賺的錢被騙,而且家裡的房子也沒弄好,如果大家還想瞭解更多,就請繼續關注我們時光裝修網吧。
文章標籤:-防水工程-防水工程中的貓膩
你可能也喜歡:
